close






邊緣型人格的特色

1. 情緒不穩定。
2. 持續性的空虛感和寂寞感。
3. 極力避免被遺棄;待在自我破壞的關係裡。
4. 認同困擾,自我界線混淆;無法理解自己的生存方式。
5. 對於現實的理解能力低弱。
6. 經常感覺自己處在與實際不同的地點。
7. 渴望別人能夠接納自己的所有一切。
8. 感情的移轉十分快速而導致了人際關係的不穩定。
9. 無法從親密關係中感受到愛、或者覺得對方不夠愛自己而指責對方。
10. 經常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而時常轉換工作。
11. 與他人的界線模糊不清。
12. 對於他人的評價以非黑及白的兩極化方式看待;傾向全好或全壞的人際觀。
13. 快速轉變人生的價值觀及目標。
14. 衝動易怒;難於控制和表達心中的憤怒。
15. 執著於親密關係並且緊抓不放。
16. 經常性的自殺意念、行為、威脅及自傷行為。
17. 物質濫用或依賴(嗜酒、浪費、過食、性、賭博、藥物、飆車等)。
18. 容易受他人影響情緒。
19. 解離的症狀。
20. 妄想的意念。
21. 否定;破壞自己與他人的努力。



邊緣型人格的診斷準則

1. 狂暴的避免現實或臆測的遺棄。註:不包括符合第五項準則的自殺或自我傷害的行為。
2. 不穩定及強烈的人際關係模式,將對方極端的理想化或極端的貶抑。
3. 認同困難:明顯而持續不穩定的自我意向與自我感。
4. 至少在兩個領域裡有潛在性自我毀滅的衝動表現(例如:錢財花費、性、物質濫用、開車橫衝直撞、毫無節制的暴食)。註:不包括符合第五項準則的自殺或自我傷害的行為。
5. 週期性自殺行為、姿態或威脅,或自我傷害的行為。
6. 由於不斷明顯的心情波動,情緒不穩定(例如:情緒低落、易怒或焦慮——經常持續幾個小時或異乎尋常的持續幾天)。
7. 長期空虛的感覺。
8. 不恰當、強烈的憤怒或有控制生氣的困難(例如:經常情緒化的表現、持續生氣、不斷發生打鬥)。
9. 暫時、與壓力有關的妄想意念或嚴重的解離症狀。 

















邊緣性人格違常的定義

【邊緣】是指在精神病與精神官能症的「界線」上。最初,邊緣型人格(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)被視為是精神分裂的另一種類型,後來被視為是非典型的情緒障礙,直至後來的研究顯示邊緣型人格疾患是完全獨立出來的診斷,並由Millon於1981年的時候將其命名。

一般而言,邊緣型人格疾患給人的感覺與常人無異,看上去並沒有任何的問題。然而他們的情緒、人際關係及自我形象卻經常處於不穩定的搖擺狀態,而這樣的不穩定影響了他們的大部分生活。邊緣型人格經常有很多且很深並結合復仇念頭的憤怒衝動,也會有自我疑惑及人際間的困難。有時,這些感覺被否認及壓抑,以免於他們的表現被人放棄,而有的時候,這些感覺又以自我毀傷的方式來表達對別人的憤怒。

邊緣型人格時常用近乎瘋狂的心力來阻止自己感到被拋棄。他們可能行為衝動,並以自我傷害的態勢表現。他們需要朋友和家人給予高度的關注維繫、並且需要經常的被注意來撫平自己的情緒及不安全感。結論是,這樣的行為表現往往以為難、耗竭他人與自己的方式收場。



邊緣性人格的症狀

邊緣性人格人際關係不穩定,時常在理想化與失望之間擺盪;覺得空虛、情感表現兩極化;衝動控制力差,常以自我傷害來證明自己的存在,或做為操弄別人的方法,偶爾會出現短暫精神病症狀。 這類患者常見其他精神疾病的共發症,特別是憂鬱症。對患者而言,其行為與情緒化雖然是為達自我滿足或操控別人,但這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為,不見得是故意或意識化的行為;患者當然也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,但唯有透過治療,才可能改善。 










身受這樣的人格違常所苦的人,總是有著非黑即白的價值判斷標準,他們會對某些人非常的友善親密,但是一反目,卻也像是累積了千仇萬恨一般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ainy☂doll 的頭像
    Rainy☂doll

    ♥nx3b

    Rainy☂do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